結論:用人單位屬于冷凍飲品及食用冰制造,行業代碼為C1493。但由于企業存在氨、硫化氫高毒物品,且氨年使用量較大,經綜合分析認為,該用人單位為“職業病危害風險較重”的企業。結合生產現場職業衛生調查、職業病防護設施及應急救援設施、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調查及職業健康監護情況,用人單位當前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存在一定的不足;后續生產過程中,用人單位按照本次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報告所提出的建議措施進行整改后,能夠符合國家和地方職業病防治方面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
建議:1、投料鍋配套設置的圍擋底部可鋪襯一圈橡膠墊,以減小其與投料平臺碰撞而產生的噪聲;投料鍋配套電機應設置隔聲罩。
2、巴殺間的均質機目前設置的隔聲罩僅為單層不銹鋼材質,內部未鋪設吸聲材料,用人單位應采用內襯吸聲材料的隔聲罩;巴殺間內的其他電機等噪聲設備應盡可能設置隔聲罩。
3、用人單位宜適當降低蛋卷車間風道內的風速,以減少流體噪聲的影響,同時應減少工人的噪聲作業時間。
4、主車間各生產線的配套電機應設置符合要求的隔聲罩,氣動裝置應在生產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適當降低氣壓,或安裝消聲器。
5、主車間消毒水配制間的隔膜泵應配套設置隔聲罩。
6、制冷車間、水處理車間及鹽水車間的墻體宜采用或鋪設吸聲效果較好的材質;空壓機自帶的防護罩應及時關閉;制冷車間控制區與上述噪聲場所之間的出入門應及時關閉。
7、污水處理站風機房的墻體宜采用或鋪設吸聲效果較好的材質;鼓風機出風口和入風口宜設置消音器。
8、制冷車間設置有液氨儲罐、制冷壓縮機組,根據現場檢測結果,工作場所空氣中存在一定濃度的氨,因此車間的頂部風機在正常情況下也應運行,以加強車間通風換氣效果,風機換氣次數可比事故通風時適當降低,在8~10次/h左右。
9、應當健立健全個體防護用品管理制度,加強個體防護用品配備、發放、使用、監督等管理工作。
10、應當按照識別、評價、選擇的程序,結合勞動者作業方式和工作條件,并考慮其個人特點及勞動強度,選擇防護功能和效果適用的個體防護用品。
11、制定職業健康監護相關管理制度。按要求組織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和應急職業健康檢查,并承擔檢查費用。為勞動者個人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并按照有關規定妥善保存。
12、用人單位應及時將液氨儲罐上方的氨氣探測器安裝完畢。
13、建議用人單位定期針對氨泄漏中毒、化驗室化學試劑中毒等職業病危害事故進行應急救援演練,演練記錄存入職業衛生管理檔案,針對演練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完善應急救援預案及現場處置方案。
14、用人單位應在制冷車間設置車間浴室、更衣室;浴室內淋浴器數量按6人一個設置;更衣室按同室分柜存放原則設置。
15、根據《用人單位職業病危害告知于警示標識管理規范》、《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識》GBZ 158-2003等的相關要求規范設置職業衛生警示標識。
5、用人單位應建立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體系,指定職業衛生辦事機構,配備至少1名專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具體負責公司的職業病防治工作。及時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并按規定執行,加強職業衛生管理。
|